這成為了一種常態,每當有大事發生,地球軌道衛星總能第一時間趕到事發地點進行拍照,讓我們獲得第一手情報,更快了解事發現場,這倒讓我們人類省了不少事,地球衛星就是這麽給力。
2月6日土耳其7.8級大地震,高樓猶如骨牌倒塌,奪去1.2萬人的生命,災情都嚴重到這種地步了,毫無疑問,地球軌道衛星肯定會來,中美衛星都前往土耳其震中地區拍照,了解受災情況。
這是大國彰顯航天技術的時刻,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,中國衛星拍攝的一組土耳其地震照片讓很多國內網友感到無比失望,反而質疑起中國的衛星技術。
網友一:越看越沒自信,越覺得我們落後,心裏不是滋味!網友二:這拍的是啥呀?別丟人了。網友三:中國的衛星拍到的怎麽都是黑白的?,網友四:看來真不行。意思是說中國衛星落後了。
中國衛星技術比美國落後很多?中國衛星技術是不如美國,這是事實,不過與美國的差距並不大,中國航天發展有多快,大家有目共睹,正在追趕美國,並沒有網友所說的“落後”,“丟人”和“真不行”。
中國衛星照片黑白色,看不清,在用舊技術?
一方有難,八方支援,土耳其大地震我國伸出援手,又是派遣救援專家,又是派出82人的救援隊,又是向土耳其提供4000萬元的緊急救援物資,夠哥們了吧。
大國有大胸懷,不因“瓦良格號”事件改變我們的立場和態度,生命高於一切,要知道我國曾在困難時,土耳其援助了近1400萬人民幣,現在我國是“滴水之恩,湧泉相報”。
為了盡可能多地幫助土耳其,中國軌道衛星也用上了,對焦土耳其震中地區成像,並將回傳的一組衛星照片公之於眾,可萬萬沒有想到國內網友對這組衛星照片感到失望、丟麵子,吐槽照片清晰度不足、黑白色。
這組照片由巢湖一號SAR衛星使用條帶模式拍攝,成像地點:土耳其薩克恰格聚,成像時間:2023年2月6日11時15分。從成像時間可以看出巢湖一號動作快,幾個小時就飛到了現場,完成成像任務。
從視覺效果角度看,照片的確不夠美觀,隻有黑白色,怪不得網友直呼什麽都看不清、清晰度不夠、我們落後了、根本上就不是高清衛星照片。
再看看美國MAXAR在2月7日公布的土耳其濟安泰普省伊斯拉希耶地區衛星照片,色彩鮮明,棕紅色的房頂,綠油油的草地,馬路上的車輛都能分辨得出來,哪天房子塌了一目了然。
回想起幾十年前的黑白相片,後來照相技術升級成彩色照片,黑白相片代表著技術的老舊,巢湖一號SAR衛星拍攝照片黑白色,是我國衛星還在用上個世紀的舊技術嗎?
人造衛星的成像技術分為兩種:一種是雷達成像技術(SAR),使用雷達波掃描地麵,根據返回的雷達波來生成圖像,這也是為什麽雷達波圖像原圖都是黑白色,不過雷達成像技術穿透力強,可全天候觀測。
另一種是光學成像技術,使用可見光來拍攝照片,色彩鮮明,我們通常使用的相機、攝影機就是使用光學成像技術,但光學成像技術易受光照和天氣的影響。
巢湖一號是一顆合成孔徑雷達成像(SAR)衛星,使用雷達波成像技術最高分辨率達1米,也就是說1米大的物體在衛星照片上顯示1個像素,這的確比美國衛星技術差一些。
不過巢湖一號可做到6小時應急成像,當天就對土耳其地震現場進行了拍照,而美國衛星是在2月7日使用光學成像技術拍照。巢湖一號還能與其它的SAR衛星組網運行,提高觀測能力和反應能力。
由此可見,巢湖一號衛星並不是使用舊技術,反而是使用比較先進的組網SAR技術。
中國吉林一號照片讓你改想法
2月7日,後一步趕到的中國吉林1號衛星對土耳其卡赫拉曼馬拉什省的蒂爾克奧盧地區進行了成像,由於天氣條件良好,使用光學成像技術生成全色照片,色彩鮮明,視覺效果佳,不比美國MAXAR衛星圖像差。
這組全色照片分辨率極高,顯示了綠色的田地,深綠色的樹木,棕色的土壤,如同粗線般的馬路,還有馬路上的車輛。
全色照片還顯示了大批受損的房屋,多座大型建築在此次地震中轟然倒塌,蒂爾克奧盧的一個足球場上搭建起密密麻麻的白色帳篷,它們就是人們的臨時避難場所。
這組分辨率極高的照片是否讓你改變想法,還會認為我們衛星落後,失去信心嗎?肯定不會了,不過我們還是得承認,跟美國還存在差距,我們還需要繼續努力,終於有超越美國的一天。
我們再來看看吉林一號拍的其它全色照片,太過完美,壯美的中國山河!
吉林一號全色照片最高分辨率達0.72米,其實它還不是我國分辨率最高的衛星,我國在2016年12月28日高景一號衛星全色圖像最高分辨率可達0.5米,與美國衛星的差距非常小了。更有趣的科學資訊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:有趣探索